奇异果体育app践行“四力”提升民族报道质效

  新闻资讯     |      2024-06-06 04:01

  奇异果体育app践行“四力”提升民族报道质效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新华社在宣传阐释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发展,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为推进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做好民族工作,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3年10月27日,中央局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总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报道是新华社的重点报道领域。近年来,新华社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在宣传阐释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发展,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主动担当作为、加强宣传报道,生动展现了习总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亲切关怀,描绘出民族地区发展进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画卷,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民族工作提出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形成了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科学指引,为持续做好民族报道指明前进方向。

  党的以来,在习总考察新疆、等民族地区,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中央工作座谈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及五大自治区大庆等重点报道中,我们着重宣传阐释习总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了一大批站位高、思想深邃、形式多样的精品力作,书写出各族群众沿着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阔步前行,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凝聚力、向心力空前增强,正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

  做好民族报道,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就要深刻理解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确保民族报道始终遵循正确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总深刻把握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发展规律,坚持“两个结合”、着眼“两个大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习总用一句生动形象的表达,即“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真切可感。

  思想理论学习是做好民族报道的先导。我们将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学在经常、融入日常。从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到及时梳理总结归纳,不断提高站位,切实做到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认真贯彻到报道之中。比如在《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纪实》一稿中,第一部分“思想之光”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详细梳理了习总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的时间线及来龙去脉,阐释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思想与理论寓于行文叙事中,强化了稿件整体的历史厚度与深度。

  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了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此次会议的相关报道,是我们以学促干,大力宣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次“实战演练”。

  如《第一观察为何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纲”?》一稿深度观察、视野独特,围绕习总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展开阐释,以纵览五千年的视角,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奇异果体育网址,帮助受众第一时间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最新方向。同时,配发习总重要讲话的反响报道、评论文章等,进一步深化了对这一重要论断的认识。

  编辑记者需要不断及时跟进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最新提法和表述。2023年6月,习总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中央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从“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拓展成为“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表述之变的背后,是党中央对民族地区工作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要求的进一步升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及时跟进学习重要思想,吃透党中央精神、把准方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贯穿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赋予民族报道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再如《把握新机遇 展现新作为——习总在新疆发表的重要讲话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同心筑梦新征程》一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质量发展”“工作力量下沉”3个方面,展现了包括新疆在内的全国各地干部群众在习总重要讲话指引下,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砥砺前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日益深入人心,贯穿于民族地区各项工作。

  在学深悟透重要思想、把准方向的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学习我国涉民族领域法律法规,认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信仰,不断提升民族报道的权威性、专业性,力求进一步赋能民族报道。

  民族工作的基础在基层,民族报道的“富矿”在一线。记者只有践行好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四力”,深入民族地区一线调研采访,才能通过一篇篇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民族报道,真正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栏目,以一系列接地气、聚人心的各民族故事,展现民族地区翻天覆地新变化,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新图景。

  多路记者深入实地走访多民族聚居的内蒙古、广西、、新疆、云南、贵州等地,多角度阐述党的民族政策,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十口之家,情融五族”——广西谱写民族团结赞歌》《同心掬得满庭芳——探寻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密码”》等一批出新出彩报道,以小故事引出大气象,以实践诠释理论内涵,展现各地进一步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自觉和行动自觉。

  重大主题报道更需要记者深入一线,提升民族报道的向心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地区相关报道为例,从2019年的改革60周年到2020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再到2021年重走天路看变迁和和平解放70周年庆祝活动,记者连续3年数次来到雪域高原,足迹遍布各地市,克服高寒缺氧等困难挑战,走进村庄、工地、学校、医院等,采访干部群众,采写出《记者手记:高原上那抹闪亮的红》《看,那富足的笑容!——高原上的脱贫故事》等一批特写、见闻、记者手记稿件,真实、立体、全面反映了在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指引下,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唱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好声音”。

  又如《走进雪域“桃花源”——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见闻》通讯,在聚焦习总关心发展的理论高度基础上,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和见闻描述,把雪域高原3个村庄的日常生产生活与习总对的殷殷嘱托有机融合,用3个小故事聚焦生态保护、对口援藏、民族团结主题,以小见大的叙事和见闻式的选景,实现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和报道力度的协调统一。

  民族工作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工作,民族报道更是如此。对记者而言,只有身体“在场”、精神“在线”,报道才可能“在情”“在理”。

  2023年边疆行采访中,记者来到云南,走进普洱民族团结园,重温民族团结誓词碑的历史文化记忆;调研文旅示范村,了解农文旅融合发展情况,见证各族群众在经济发展带动下过上更好的日子……一个个民族村寨展新颜,各族群众洋溢着幸福感,正因为记者“在场”,才能直观感受到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中,在全国各族人民关心帮助下,民族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记者手记:“百灵鸟”“白鹇鸟”的幸福交响》以极具现场感的笔触,展现了在民族村寨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共享中华民族新的光荣和梦想。

  2023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文化思想,为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如何从文化视角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经过认线年国家民委举办的近年来全国首个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文物古籍展为切入点,从文物视角讲好故事。

  下好“先手棋”——记者先后6次前往展览现场实地采访,通过聆听讲解、请教文博专家、与展览主办方交流、查阅论文文献资料等,对展览的重点、特点、亮点等有整体把握。聚焦“挖内涵”——策划采写深度报道《文化新观察|在这里,探寻民族团结的文化根脉》,稿件将1500余件文物古籍所承载的深刻内涵,用“文脉千年”“融通互鉴”“走进大众”3个关键词,深入浅出带领读者探寻民族团结的文化根脉。延续“长效果”——展览举办数月后,在社会各界产生的效果如何?稿件《文化新观察|从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述说过去、影响当下、启迪未来3个维度,带领读者重温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借助展览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

  作为受众在采访现场的“眼睛”,记者只有积极践行“四力”深入一线展开采访,以众多鲜活的人、事、物为素材,才能自如地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娓娓道来。

  近年来,我们推动民族报道守正创新,赋予民族报道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理直气壮展现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奇异果体育网址、命运与共的生动局面,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贡献力量。

  持续增加内容供给。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报道采取“1+N”的模式,即除了播发会议消息通稿外,我们还播发了1篇会前重磅纪实、2篇习总重要讲线篇“第一观察”解读等稿件,积极宣传引导,尽可能全面详实向海内外受众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讲清楚中国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

  探索创新话语体系。我们尝试用清新的文风、说平常话的方式,将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动故事、鲜活细节与记者的所思所想所感相结合,增强稿件可读性。如《记者手记:石榴籽紧抱 共创美好生活》以故事性写法、现场感呈现,串联起新疆麦盖提县30万各族群众植树造林在沙漠边缘构筑起绿色屏障等几个小故事,用小切口反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主题。又如《同心援疆结硕果——新时代对口援疆工作综述》,记者以生动故事和百姓感受展示天山南北发展的速度、民生的温度、幸福的厚度奇异果体育网址,故事中见情感,叙议中见思想,稿件可读性和画面感兼具,让人耳目一新。

  不断丰富报道形式。从文字通稿到图文故事,从短视频到融媒体报道,近年来,根据不同报道主题和采访内容特点,我们因“稿”制宜,全方位、立体式推出了一批体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稿件,比如用图文故事《别了,绝对贫困:56个民族脱贫终梦圆》,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以文化观察稿《与时代接轨 促文化繁荣——民族体育盛会观察》,透视各地发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用,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以海报形式,体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创建最新动态;通过短视频展现各民族画家的美术作品等。

  在《小康不是梦——鄂伦春人的千年跨越》这篇全媒报道中,记者用可视化和新媒体方式呈现,将历史照片、影像资料、语音素材、文字材料等素材进行整合,跨越文字、图片、视频的界限,增强了融合报道的交互性和体验感,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的今昔巨变融入各民族共创美好未来的画卷中,生动展现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丰富的民族报道形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做好民族报道的本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宣介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民族报道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增量”,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作者范思翔、王明玉皆系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